品读武汉的博物馆丨地质世界的科普殿堂: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发布人:彭磊发表时间:2024-08-30点击: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位于武汉市东湖之畔、南望山麓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区南侧,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和首家被认定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高校博物馆。

逸夫博物馆依托学校特色学科而兴建,主体建筑落成于2003年,融合了地质学、仿生学和天文学诸元素,曾获湖北省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现已成为武汉东湖风景区亮丽的地质科普景观。

【建馆回眸】

逸夫博物馆的建设,与新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发展同步。它的前身为成立于1957年10月8日的北京地质学院(地质)陈列馆,首任馆长为我国工艺岩石学开拓者、著名工艺岩石学家苏良赫教授。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高等地质教育工作的实践性很强,教学时学生需要实际接触、观察鉴定矿物、岩石、生物化石和矿产等标本实物。当时,除了从北大、清华等校转交过来的部分典藏地质标本外,学院还利用野外教学实习,特别是科研工作的机会,发动师生在全国各地采集地质标本。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陈列馆已达到相当规模。1970年代,学校南迁武汉后,由于恢复和发展高等地质教育的需要,1982年11月,重建后的武汉地质学院博物馆开馆。1988年夏,博物馆首次在汉口原武汉展览馆举办“中国大型恐龙展”,深受广大市民喜爱,一时轰动三镇,每天接待观众近4000人次。2001年博物馆新楼建设启动,2003年落成开放。

【漫步展厅】

作为自然类地质科学专业博物馆,逸夫博物馆设有多个专题展厅,陈列着反映地球46亿年沧桑巨变,以及地球生命38亿年进化历史的各种矿物、岩石、珠宝玉石、古生物化石及矿产地质标本等。可以说,博物馆展览的每一块石头,都包含有一个生动而悠远的故事,既记载了地球的沧海桑田,也反映了人类探索地球奥秘、征服自然的科学进步历史。想了解人类居住的星球,进入“行星与地球”展厅,你可以沉浸在浩瀚星空中,感受着从宇宙到地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领略到地球46亿年的沧桑历史。在这里,你可以通过影像技术,生动而形象地“看见”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运行关系。光电技术制作的地球结构模型,可以让你直观了解地球的结构,领略直径1.5米、与黄道面呈23.5度夹角倾斜旋转的磁悬浮地球仪的风采。在形态逼真的溶洞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亲身体验人造地震平台所带来的大地的颤动。在各种现代化展示手段中,去真实感受地球的神奇博大与大自然的气象万千。你知道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吗?你知道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吗?你知道人的一生假如活到100岁,只相当于地球生命的1/600秒吗?化石是揭开生命演化的一把钥匙,它是古生物的遗体、遗骸或遗迹。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认为生命起源于元素的化学进化。在“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以承载了生命印记的古老化石为线索,引导展现了地球上生命的进化过程。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约在距今38亿年的太古宙初期,就产生了具有遗传复制和新陈代谢能力的原始生命,实现了有机生命的无机诞生,生物界自此开始经历由单一到多样、低级到高级、海洋到陆地的进化过程。“矿物岩石展”像一册用矿物、岩石标本写就的教科书,展示了矿物之美,也揭示了矿物与岩石的关系。“珠宝玉石展”突出展现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物,珠宝界的 “五皇一后”雍容华贵,玉石世界古老而神秘,有机宝石生机盎然,争着向观众述说着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矿产资源展”介绍了与人类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矿产资源,因为矿产资源的未来关系到人类的未来,而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能源的未来还有着无限的可能。“张和捐赠化石专题展”是博物馆中最“年轻”的展厅。2007年,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客座教授张和捐赠了260余件珍贵的古生物化石,为大众揭开了辽西这个誉为“世界古生物化石宝库”的神秘面纱。

【对话文物】

逸夫博物馆收藏及陈列的精品标本近3000件(套),其中100平方米的化石幕墙、似花非花的海百合化石、精美绝伦的各色宝玉石、五光十色的矿物,以及恐龙骨架、恐龙足迹化石等,承载着亿万年地球生命的记忆,为观众讲述着自然与生物的神奇故事。

“远古生命足迹”遗迹化石幕墙

走进逸夫博物馆前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面积达100平方米的“远古生命足迹”遗迹化石幕墙,向每一位参观者诉说着2亿多年前生命演化的精彩故事。若不注意看,会以为这是一面十分普通的由一块块长方形石砖拼成的石墙。其实,这块石墙是一块完整的“龙”足迹和鱼类游迹为主的遗迹化石。化石幕墙右边那条规矩的正弦曲线,是当时鱼游动时鱼鳍扫出来的痕迹;下边一道道弯曲的线条,是无脊椎动物在水底爬行觅食时留下的;左边大量的爪子印,则是四足动物留下的足迹。这块化石幕墙标本,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晚三叠世足迹的资料。2亿多年前的晚三叠世,是脊椎动物演化的关键时期之一,恐龙就是在这个时间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因此,化石幕墙足迹化石标本,又是解密晚三叠世关键时期脊椎动物演化、组成和行为的重要资料。这块化石幕墙由地大教师卢宗盛,1998年发现于我国陕西省北部,整整花了5年的时间才将其挖掘出来。虽然这块化石只有5到10多厘米厚,上面却覆盖了20到30米厚的岩石,将这些岩石从化石表面剥离开来并非易事。化石层剥离出来后,又将其分解成60多块,每块重达400公斤左右,依靠人力将其抬到马路上交付运输。化石散块及附带物总重量接近100吨,全部到达博物馆后又耗时三年,才将这块高7.2米、宽13.9米、由60多块化石组成的幕墙拼接完成,完整展现在观众面前。

黑龙江满洲龙化石

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3亿年至6600万年前爬行动物的统称,曾是地球的霸主。逸夫博物馆珍藏有9具恐龙化石、5件恐龙遗迹化石。其中,格外引人瞩目的是誉为“神州第一龙”的黑龙江满洲龙化石,它体长10.5米,体高6.1米,体重近10吨,真化石含量达70%,极为稀有。黑龙江满洲龙是恐龙家族中的晚辈,生活在67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是一类以植物为食的素食恐龙。它们那两条巨大的后腿与长长的尾巴,构成一个类似于三脚架的装置,足以支撑其笨重的躯体。前肢短小,可以用来抓取树上的枝叶。高昂的头上,有着一张扁平的类似鸭子的嘴,还长着数百颗小牙齿。这些牙齿呈细小的棱柱形,一层层地镶嵌排列,数量多达上千颗,是所有恐龙中牙齿最多的一类。黑龙江满洲龙是在中国被发现的第一种恐龙化石,也是中国最早被科学命名的恐龙化石。发现黑龙江满洲龙化石的地方,在黑龙江省的北缘——嘉荫龙骨山,这里曾是恐龙生活的乐园。1902年,黑龙江沿江两岸的地层,由于江水的长期侵蚀,埋藏的恐龙化石陆续暴露了出来。当地渔民发现这些化石的消息不胫而走,吸引了对岸的俄国军官前来调查并采集化石。1915年至1917年,俄国地质学家连续到我国进行了大规模考察和发掘,对采到的化石进行修理并配上石膏模型装架,陈列在圣彼得堡地质博物馆里。经地质学家研究认定,这是在中国发现的第一具恐龙化石,因为它的嘴巴扁阔,和鸭子嘴十分相似,所以称为“鸭嘴龙”;又因为它在满洲发现,又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满洲龙”。1978年后,黑龙江省博物馆对嘉荫龙骨山,进行了多次抢救性大规模野外发掘。1980年代初,在地大黑龙江校友的协调下,地大博物馆馆长王良忱、副馆长黄伯裔等人多次前往哈尔滨商议恐龙骨架移交事宜。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黑龙江省博物馆,最终将这具满洲龙有偿交换给地大博物馆,成为从事古生物教学科研的重要标本。在新旧博物馆安居期间,这具满洲龙历经两次拆装,最终以栩栩如生的姿态,傲立在博物馆二楼大厅中央,向来现场的观众诉说远古生命的故事。

关岭创孔海百合化石

你见过长在大海里的百合花吗?走进逸夫博物馆“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迎面就可看到一座15.7平方米的海百合化石上,数十朵绽放的百合花栩栩如生,根、茎、冠全都清晰可辨,好似艺术大师的雕刻作品。这块创孔海百合化石产自贵州关岭,为海百合纲的一属,距今2.3亿年,特征清晰,保存完整。海百合是棘皮动物门海百合纲海生无脊椎动物的统称,最早出现于距今约4.8亿年前的奥陶纪早期。几经兴衰,已发现5000多个化石种,在现代海洋中仍生存有近700种。约2.3亿年前,海洋里到处是海百合的身影,有的附着在漂浮的树木上,有的与苔藓虫和腕足动物一起在海底形成草地般的大面积覆盖面,留下了许多化石。它们的身体有一个像植物茎一样的柄,柄上端羽状的触手称之为腕部,通过张合摇曳过滤海洋碎屑为食。一个理想的海百合化石,由根、茎和腕三部分组成,但大多数极难完整保存。由于海水的扰动,这些茎和腕总是呈散乱状态,失去了百合花似的美丽婀娜。但如果它们恰好生活在特别平静的海底,其姿态就会完整地保存下来,成为化石。由于这种环境比较苛刻,所以完整的海百合化石尤为珍贵,不仅为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环境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证据,也逐渐成为化石收藏家的珍品,被当作工艺品摆放。

【共享空间】

逸夫博物馆不仅是地大师生专业学习的场所,也是向社会大众普及地学文化的课堂。教学相长,寓教于乐。针对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分别推出了不同层次、内容的研学活动。面向儿童的“博物馆奇妙夜”, 举办地质科普亲子游,拼化石、做拓片,实现“与恐龙做邻居”,激发兴趣,寓教于学;面向初小学生的“达尔文实验站”,让学生走进专业实验室,体验化石修复,提升动手能力,亲历科研程序;面向高中生的“科技英才”项目,让学生完整参与从制定选题到结题报告的科研工作,教授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思维;面向全国大学生的化石及古生物科普知识竞赛,讲好地球故事,传播科学精神,提升综合素质。举办临展,激发情怀。专题展与各具特色的临时展结合,举办各具特色的交流展。2022年正值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建校70周年、逸夫博物馆迁汉开放40周年,精心策划了“晶彩地球 矿物世界—世界矿物精品展”“七秩难忘—校友捐赠藏品展”等特别展览。其中,“世界矿物精品展”陈列了近300件全球不同矿区的矿物精品,均为地大校友刘光华博士的个人收藏品。这些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矿物晶体精彩亮相,带领广大观众走进多彩的矿物世界,领略大自然的神奇,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校友捐赠藏品展”集中展示了校友捐赠的70件珍贵的藏品,如珠穆朗玛峰岩石化石标本、南极火山熔渣、浙江长兴“金钉子”剖面点位标本等,述说着地大人在“地质报国”征途上孜孜以求的动人故事,堪称地大人70年“上天入地下海登极”科研成绩单。(撰稿:彭磊、唐晓玲、徐燕)

【参观指南】

开放时间:冬季(10月-4月)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7:00夏季(5月-9月)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双休节假日 9:00-17:00 ,提前一小时停止入馆门票价格:1. 成人40元/人/次、学生20元、1.2米以下儿童10元;2. 现役军人、残疾人、65岁以上老人凭有效证件免费;3. 60-64岁老人凭有效证件半价优惠。咨询电话:游客中心(027)67848584(027)67883347-8666售票处(027)67883347-8555地址:武汉市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门南交通:公交709、59、401、625、72路到鲁磨路地质大学站,下车步行即可。

来源:《品读武汉的博物馆》2023年11月,武汉出版社,作者:阮祥红、王瑞华

联系我们
    • 部综合事务办公室:027-67883146
    • 档案服务:027-67885112
    • 南望山校区图书馆:027-67883146
    • 博物馆027-67883344
    • 未来城校区图书馆027-65525594
    • 校史馆:027-67886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