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大附中科技英才综合实践研学游
通讯员 彭磊
为培养中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中学生的视野,同时在中学中宣传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与首都师大附、中国科学院京区科学技术协会、“游品慧”K12科普实践服务平台一起共同设计科学实践和科研课题,让中学生走进大学校园,参与科研实践,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同学们热爱科学的热情,共同推动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参观逸夫博物馆
钾离子影响叶片气孔开合实验
江汉平原沉积物7种有效态金属元素测定
磨制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
质谱分析
磨石切片
过氧化氢酶活性研究
徐世球教授科普讲座
项目汇报
此次科技英才科研课题的研究得到了我校地球科学学院、环境学院、珠宝学院等学院和实验室的大力支持。
在两天的参观和科研研究汇报后,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助理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馆长
武汉市洪山区科协王华主席对同学们这两天的课题研究成果表示肯定,她认为中学与博物馆之间合作开展研学旅游活动是一次非常好的尝试,同学们既得到了非常好的科学体验,又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引导学生走进科学、体验科研,同学们既了解了当今科学研究的前沿成果,又体验到大学真实的科研人文环境和氛围,培养了科学的精神,对学生的教育将会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将以承办此次科技英才综合实践研学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中学的联合,加强对学校宣传,充分发挥博物馆基地的作用,努力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