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师生、校友在校文化生活,不断提升服务品质,中秋节、国庆节“双节”期间,图书档案与文博部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校史馆对观众参观、开放时长、讲解服务等进行调整优化,提供全方位开放服务,全面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赢得广大社会公众、海内外校友、校内师生一致赞誉。
“双节”期间,很多师生选择旅游出行、休闲购物,但仍然有许多人选择到图书馆来“充电”,在书香中徜徉。资源学院张同学每天都会到南望山校区图书馆来看书,他说,喜欢图书馆的环境和氛围,既安静宽敞,又高雅舒适,非常适合自习。还有两个多月就要考研了,他想再好好“冲刺”一下。数据显示,9月29日至10月6日,南望山校区图书馆、未来图书馆两馆到馆人数近4万人次。
中秋国庆小长假,我校迎来了校友返校高峰。打卡逸夫博物馆,成为广大校友的不二选择。馆内珍贵的恐龙化石、精美的矿物标本,以其独有的美丽展示着自然的神奇,吸引着广大校友和社会公众驻足欣赏。据统计,“双节”期间,逸夫博物馆开展了“博物馆奇妙夜”、恐龙探秘营、珍珠蚌微课堂、地质徒步等特色科普活动,共接待校友及校友亲属1944人,社会公众6412人,博物馆志愿者为校友及社会观众提供免费讲解102小时,服务人数达1220人。
作为校园文化新地标和校友返校必经站,这个假期,一批批地大学子徜徉在校史馆,重温学校建设历史,共叙青春美好时光。参观完校史馆后,1989级工程地质专业返校校友贾某激动地说:“新建成的校史馆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展陈内容都让人印象深刻,祝愿母校越来越好,希望地大学子无论走的多远,也不忘从哪里出发,常回学校看看,再到校史馆转转”。为满足校友夜间参观需求,9月29日至10月6日,校史馆连续8天提供延时开放服务和对外开放服务,自早上8时30分至晚上21时,共开放100小时,提供讲解16场次,迎来海内外校友、师生及社会公众1500余人次参观。
“双节”期间,档案馆不仅为广大师生、校友提供24小时线上远程服务,还于10月3日、6日安排工作人员,在东区档案馆一楼档案服务大厅值守。
图书档案与文博部负责人表示,图书档案与文博部将紧抓重要节点着力打造文化服务品牌和文化育人高地,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为研究型大学建设作出更大的努力。
(文/徐燕 刘安璐 图/葛文靓 董伟娅 朱蕾 丁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