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晚,以“寻迹侠客路,激扬山河志”为主题的第三届“书香地大·经典诵读大赛”决赛在未来城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本次大赛由图书档案与文博部、党委宣传部、本科生院、研究生院、未来城校区管理办公室以及校团委联合主办,旨在通过诵读经典、弘扬徐霞客科学探索精神,展现新时代青年传承地质文化、勇担时代使命的青春风采。
大赛收到12个学院提交的22份参赛作品,经过初赛选拔,11组选手从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其中,地质科学家精神传承成为决赛现场的亮点,选手们以《时代回响》《以孤勇踏山河,以热忱守家园》《竹杖量青山,代码绘新天》等作品,创新融合专业特色与传统文化,通过情景演绎再现地质工作者跋涉山川的壮阔图景。教育部中华经典诵读专家库成员、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教授龚超,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播音部副主任周恬等专家从吐字发音、内容表达、诵读技巧、舞台效果等方面对选手们进行了细致的点评,为选手们提供了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龚超老师点评
周恬老师点评
艺术与传媒学院欧一凡同学以《昆仑赤子,地质忠魂》深情讲述了李德威教授扎根青藏高原、为国奉献的故事。龚超老师点评道:“欧一凡同学的演讲立意深刻、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她通过生动的讲述,将李德威教授的事迹与地质人的精神紧密相连,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地质学家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建议聚焦李德威教授的两到三点事迹,深入挖掘,增强演讲的深刻性和独特性。”
吴雨婷同学、宋赐毅同学组合演绎的《这样的攀登者》则通过艺术化表达,将地质工作者敢于拼搏、迎难而上的伟大精神具象呈现。周恬老师指出:“他们的朗诵声音状态出色,配合默契,情感的投入充分,让观众感受到了攀登精神的伟大。建议在情感处理细节上更加细腻,适当增加弱控制技巧,以增强悬念感和紧张感,使表演更具深度和感染力。”
经过激烈角逐,艺术与传媒学院吴雨婷同学、工程学院宋赐毅同学组合获得特等奖;环境学院李金怡同学、材料与化学学院周雨晗同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王新同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李思锐同学组合获得朗诵组一等奖,艺术与传媒学院欧一凡同学和公共管理学院胡欣同学分获演讲组一等奖;经济管理学院刘星宇同学和艺术与传媒学院陈雅雯同学、欧一凡同学、朱琪琪同学组合分获朗诵组二等奖,材料与化学学院周靖昂同学和地理信息与工程学院李欣憶同学分获演讲组二等奖;环境学院刘源同学和外国语学院朱佳宇同学分获朗诵组三等奖,艺术与传媒学院毛秀梅同学获演讲组三等奖。
周恬老师为特等奖选手颁奖
龚超老师为一等奖选手颁奖
未来城校区管理办公室主任杨从印为二等奖选手颁奖
地理信息与工程学院地学科普实践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刘福江为三等奖选手颁奖
图书档案与文博部部长帅斌为优秀奖选手颁奖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九届书香文化节颁奖仪式。图书档案与文博部副部长张峰宣读表彰决定,资源学院党委书记汪再奇、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姜明敏和图书档案与文博党委书记邓云涛分别为借阅之星、跑馆达人和荐购达人颁奖。
图书档案与文博部副部长张峰宣读对借阅之星、跑馆达人、荐购达人的表彰决定
资源学院党委书记汪再奇为借阅之星颁奖
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姜明敏为跑馆达人颁奖
图书档案与文博党委书记邓云涛为荐购之星颁奖
“大赛既是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代诠释,更是新时代地质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未来图书馆学生馆长赵成祥表示,“活动通过深挖徐霞客精神内涵,引导青年学子将专业学习与国家需求相结合,在维护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续写新时代‘山河志’。”
自今年4月以来,图书档案与文博部已陆续开展了“文津图书奖”专题书展、“你选书,我买单”图书荐购活动、“寻迹霞客路,激扬山河志”经典诵读大赛、“寻迹霞客路,激扬山河志”书法征集大赛、“知海寻宝”线上知识竞赛、“文化润心、精神铸魂”思政主题活动、书评影评等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系列读书活动,让师生读者在阅好书、享文化中实现人与书的“双向奔赴”,助力书香地大建设和全国文明校园建设。
(文/刘安璐 曾思红 图/罗云龙 令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