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科技传播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新质生产力与科技传播”青年学者论坛召开

发布人:彭磊发表时间:2025-09-28点击:

9月27日,湖北省科技传播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新质生产力与科技传播”青年学者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会议代表围绕“新质生产力与科技传播——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科技传播”展开了广泛研讨。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部长雷鸣、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艾敏、新华网教育事业中心副总经理兼科普事业部总监李新,长江网总编辑、高级记者杨文平,人民网湖北频道栏目主任刘薛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图书档案与文博党委书记邓云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图书档案与文博部副部长朱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包亚兄副教授、中国建筑科技馆执行馆长张祖礼,湖北省科技传播学会的理事、监事,会员单位代表,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师生代表近百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湖北省科技传播学会理事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图书档案与文博部教授刘先国主持开幕式。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艾敏致欢迎辞。她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科普工作及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人才培养情况,她认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与文化的双轮驱动,而高效的科技传播正是连接创新成果与社会应用的关键纽带。她希望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为科技传播创新建言献策;青年学者们激荡思想、碰撞火花,探索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科技传播的新路径、新方法。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图书档案与文博党委书记邓云涛发言。他指出,湖北省科技传播学会作为湖北省科普活动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促进湖北省人文艺术与科学结合、科普与科技传播结合等方面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地大图书档案与文博部是湖北省科技传播学会的重要支撑单位,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携手同心、锐意进取,让科技创新的种子在荆楚大地生根发芽,让科学普及的阳光照亮千家万户,为湖北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自新华网、长江网、人民网的3位新闻媒体从业人士,以及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作了4场特邀报告,引发与会代表的深沉思考。湖北省科技传播学会副理事长、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馆长姜昊主持特邀报告。

在舆论热点随时随地爆发的传播形势下,网络科普如何牢牢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在付费阅读观看日渐兴起的趋势下,优质网络科普内容如何变现?在人工智能应用日趋广泛的新形态下,网络科普的智能化之路该怎么走?在视频直播和短视频主导的传播方式下,网络科普可视化如何发展?新华网教育事业中心副总经理兼科普事业部总监李新探索了网络媒体在科学普及中的角色创新之路。

“大咖解读+大众表达,能够让科技传播上价值上流量。”长江网总编辑、高级记者杨文平通过大咖解读、大众表达方面的丰富案例,介绍了长江网在科技传播中的生动实践,并给出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科技传播的建议,即强化人才数智素养培训、构建“人机协同”生产机制、拓展AIGC在科技传播中的创新场景、建立健全内容真实性保障机制、规范AIGC使用中的版权与伦理要求。

人工智能时代科普出版如何转型?知识爆炸的当下,科普读物的发展为何陷入“停滞”?人民网湖北频道栏目主任刘薛蒂通过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科普传播的模式,指出:人工智能带来的深刻变革,已经改变了传统科普创作模式,需要重新建立科普创作激励机制,构建智能科普生态系统,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馆校的使命是什么?馆校合作的内涵和功能有哪些?湖北省科技传播学会副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太平教授以《馆校合作体制建设思考》为题,探索了科技馆与学校合作的深层机制,分析了馆校合作面临的挑战,以及馆校合作的体制化发展路径,并表示,新时代推动馆校合作的体制化,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为馆校合作及其双导师队伍建设提升提供充分的制度保障,建设强大的中国特色的馆校合作体系。

武汉大学数字文化与创意产业研究所黄山副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包亚兄副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刘芳副教授、中国建筑科技馆执行馆长张祖礼以及脚爬客(武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李鑫总经理,分别作了题为《艺启心智 科创未来》、《青少年与陪伴型机器人的人机互动研究》、《AI时代的“科学怀疑精神”:批判性思维如何成为科技传播的防火墙》、《高迪:瞬时既永恒——行业科技博物馆展览策划与运营》和《地学科普目的地品牌运营的探索与实践》的主题报告。湖北省科技传播学会秘书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张梅珍教授主持报告会。

主题报告结束后,举行了湖北省科技传播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

本次会议由湖北省科技传播学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图书档案与文博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学技术协会、湖北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协办。

(作者:徐燕 刘安璐 摄影 罗远蜓)


联系我们
    • 部综合事务办公室:027-67883146
    • 档案服务:027-67885112
    • 南望山校区图书馆:027-67883146
    • 博物馆027-67883344
    • 未来城校区图书馆027-65525594
    • 校史馆:027-67886310